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时间总是流逝的那么快,而人的处境也是那样难以预料。在这冷落清秋节,对着纷纷而下的雨,不由会产生悲伤,怀旧,和思念之情。让我们品读一下柳永这首《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这首词写的通俗易懂,上阙写了萧瑟悲凉的秋天之景。傍晚的雨下个不停,秋风猛烈,山河冷落,美好的景物渐渐衰退。而此时只有长江水不断流去,怎能不令人悲伤!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几年来词人一直漂泊天涯,仕途遇到了阻力,对家乡的充满思念 。他想到佳人几次误认了船只,以为是自己回来了。而自己却倚着栏杆,愁思沉重。
我认为这首词写到好是因为它富有音乐的美感,读起来让人身临其境。而下阙如此朴素的语言却把一个浪迹天涯游子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人对佳人此时的行为猜测,更加激发了他的愁绪。词人此时凭栏感受到的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这种距离之远和自己怀才不遇,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千多年前,在辽阔的秋景之中,一位少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我们来看一下他写的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上阕写景,在一片无边无际的秋色中,长江水随天流去。远处的山,好像碧玉发簪和螺形发髻,可是已被金人攻占,只能带给人愤怒和愁苦。在落日的余晖下,一位英雄少年,看着手中的刀,却不能在战场上杀敌。他拍遍栏杆,却寻不到知音。无奈之下,在孤雁的悲啼声中,他只能独自登楼远眺。
下阙用典故突出词人思想感情。深秋又到了,张季鹰想念故乡鲈鱼回去了。可辛弃疾这个漂泊的游子,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他想回到故乡,内心充满悲愤。然而他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贪图安逸。许汜求田问舍,怎对得起刘备的才气。今日他所怅恨忧惧的,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无法恢复中原。可惜年岁渐增,恐怕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树已经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能不变老呢?这三句是写辛弃疾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最后,作者洒下了热泪,希望得到同情与慰藉。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在中秋前,他泛舟洞庭湖时写下了这首词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作品写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张孝祥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次年因诗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被谗而免职的经历。而此刻,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